活动主题:第一讲 什么是道
主讲人:宋一夫教授
活动时间:2024.9.18 16:00-18:00
活动地点:书山馆4楼国艺研究院
主讲人简介:
宋一夫 哲学博士
三亚学院国艺研究院院长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
海南省中华易经文化研究会会长
主要学术著作有:《二重结构理论》《中华儒学通典》《中华道学通典》《中华佛学通典》《国学百家讲坛丛书》等50余部,发表史学、哲学、书法、出版学术论文70余篇。
主编的中小学教材主要有:《中学历史》(中华书局)、《国学》(现代教育出版社)、《练习书法指导》(吉林美术出版社)等。
在第一讲“什么是道”中,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深邃至极且难以琢磨的“道”。“道可道,非常道。”“道”似乎玄之又玄,它既是世界的本源,又是世界的根本,更是一种让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自古以来,人们都渴求“得道”,很多人在求道的路上乐此不疲。
“道”并非遥不可及,我们完全有能力去把握它,让它成为我们思想的利器,帮助我们避免人生的误区,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并非是不可把握的,大道是平易近人的。人们之所以感觉抽象,是因为很多言“道”者并非得“道”之人。言“道”之人只是对“道”的概念做语言上的转换。老子所言“大道甚夷,而民甚好解。”《帛书·老子》意思是说,大道是易知易行的,但人们却往往曲解它。
我们的探讨应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方法上升到本体,全面而深入地论述“道”,而不是仅仅执着于其名相。
在这一讲中,宋一夫教授从宇宙的本源论述,到“天道”的本体;从中西方文化对世界的本质、人的本性、人类的命运的不同认识,到加深对“天道”的解读;从生命的底层问题探讨,到“天道”与生命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到“天道”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整个脉络环环相循,丝丝入扣,从多个维度对“天道”进行深入论证。
这一讲立足于自然科学,逻辑清晰,普适性强,为听众逐步揭开“道”的神秘面纱,引领大家走进那玄之又玄、充满奥妙之门——道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