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中心 > 心理学堂 > 心灵美文
 
新冠「次生灾害」可致抑郁症状增加两倍|WEEKLY

 


原创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 2022-11-24 21:59 发表于北京

Cry Alone(feat. DNAKM)

Hi,欢迎来到我为人民读文献栏目~


在本期 「简单心理 WEEKLY」你可以看到:


◍ 新冠疫情「次生灾害」数据

◍ 改善心理健康的「声音」「动物」&「食物」

◍ 你喜欢听的音乐,可能和依恋类型有关



01

隔离」可使抑郁症状增加两倍

疫情三年,关于新冠的全球研究数据持续出炉。

据联合国报道,新冠第一年,抑郁和焦虑飙升 25%。「病毒所造成的次生灾害,已远远超过病毒本身所致的死亡和疾病」。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社会隔离」所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压力。


▷ 图源: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老年人」作为新冠病毒的易感群体之一,往往只被强调「生理保护」而忽视心理健康。

然而,不久前发表在《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指出:50 岁以上中老年人,更容易因「隔离和封禁」承受着巨大心理健康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 5000 多名中老年人在 2020 年 4 月,6-7 月,11-12 月三个时间段中经历隔离(或居家隔离)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 经历隔离或居家的次数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关系。在该项研究中,「隔离」指「不以任何理由离开家,不出去买食物,不与家人外的人见面」,而「居家」指「仅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离开家,如购买食物、锻炼或处理必要事务」


分析显示:
  • 三个时间段均在处在「隔离」状态的人群, 42% 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增加,15.4% 经历了严重的焦虑,与之相比,在完全未经历隔离或居家生活的群体中,这两项数据分别为 22.5% 和 6.8%,长期隔离处在隔离中的人群中患抑郁和焦虑的比例几乎是正常水平的两倍。

  • 即使只在一个时间段内经历了隔离生活,也有 35% 的人经历了抑郁症状增加,17.3% 的人在隔离期间处在严重的焦虑状态。「居家」人群情况略好,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 在控制了诸多中介和混杂变量后,疫情期间的隔离和居家仍「抑郁症状」和「低生活质量」极为相关。


早在 2020 年 2 月,《柳叶刀》上就曾发表过一篇有关隔离对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文章,研究者分析了非典、H1N1 流感期间的隔离数据,发现被隔离者普遍展现出了情绪低落、易怒、失眠、沮丧等状态,并更有可能患急性应激障碍。


发表于《JAMA Psychiatry》的一项美国数据指出:疫情期间,青少年自杀率大幅增加。尤其是女性及有精神疾病史的人群,他们自杀相关事件急诊发生率(IRR)也变高了。

没人能在疫情之中独善其身。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延伸阅读(点击蓝字阅读):



02

吃这两种食物,真的能缓解压力


压力大的时候你会去吃什么?火锅、炸鸡、烧烤?


一项发表在《Nature》子刊上的研究表明,缓解压力的两类食物选择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和发酵食品。而这种抗压效果,是通过你肠道里的细菌发挥作用的。



来自爱尔兰的研究者招募了 45 名饮食习惯不良的健康成人,其中 24 名参与者接受「心理生物饮食」(Psychobiotic Diet)的饮食干预计划,在该计划中营养师强调了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洋葱、卷心菜、苹果、香蕉、燕麦)和发酵食品(如泡菜,酸奶)在饮食结构中的比重,而其他参与者接受普通干预。


在 4 周后的健康检查中,「心理生物饮食」计划的参与者自我感知的压力水平降低了 32% ,而对照组只有 17%。


▷ A 图为饮食计划前后自我感知压力水平的变化,B 图为计划执行度与压力水平变化的关系


尽管大部分人并不能完全按照计划要求每天摄入 6-8 份的膳食纤维食物以及 2-3 份的发酵食品(实际平均每天只有 1.7 份),但该饮食结构仍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展现出了相当积极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肠道微生物越稳定,人们感知到的压力水平越低。


此外,在一项针对女性的研究中,侧重于增加膳食纤维、蔬菜和奶制品的摄入的饮食计划,有效地改善了参与者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她们的抑郁评分也显著降低。


研究者表示,鉴于肠道微生物群对脑功能、情绪和行为的重要调节作用,饮食干预将会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下次压力大的时候我还是会去吃炸鸡!



03

早晨听到鸟鸣,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观鸟」是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近日,由伦敦国王学院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鸟类对人类来说不仅有观赏价值,还能为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


▷ 曾几何时,几乎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这几只小鸟


来自中国等多个国家的 1292 名参与者一同完成了该项实验。为了获得最具有生态效度的数据,研究者通过手机 app「Urban Mind」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每天 3 次实时评估。

「Urban Mind」应用界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该研究官网 www.urbanmind.info 下载程序参与后续的其他研究


研究发现:
  • 看到鸟类,或听到鸟类的声音,与当时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影响在后续的评估中仍然存在;

  • 当剔除了植物、水体和户外活动等变量影响,结果依然显著,这表明即便鸟类单独出现,也能为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

  • 并且,种积极影响对于普通人和抑郁症患者来说没有差异,几乎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


这意味着,有更多鸟类的生活环境可能有助于预防心理问题,同时也是对传统干预方法有效补充。



04

你听的歌也能反映依恋类型了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者告诉我们,你喜欢的音乐,可能与依恋类型有关。


在一项发表于《Personal Relationships》的研究中,近 500 人向研究者分享了他们喜爱的音乐,并接受了依恋类型和大五人格测评。在对接近 5000 首歌的歌词内容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音乐也可以通过歌词展现出独特的依恋类型,而人的依恋类型,与歌词中所反映出的依恋类型存在联系。


研究者还整理出了一份简易歌单,供大家(浅浅)参考:
  • 回避型音乐:《Billie Jean》 Michael Jackson/《Take a Bow》 Rihanna/《Heartless》 The Weeknd
  • 焦虑型音乐:《Someone like you》 Adele/《Hello》 Adele/《When I was your man》 Bruno Mars
  • 安全型音乐:《I will always love you》 Whitney Huston/《Love Me Do》 The Beatles/《Holy》 Justin Bieber
  • 混乱型音乐:《Rolling in the deep》 Adele/《Bad Blood》 Taylor Swift/《Love the way you lie》 Eminem & Rihanna

▷《孤独摇滚》

研究主要作者 Ravin Alaei 说:「如果一首歌曲给人带来强烈的情绪,很可能是因为它启动了某些深刻的记忆或体验。比如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人容易受到负反馈循环的影响,随着音乐导致焦虑加剧。」


当然音乐偏好和依恋类型之间并非一定存在着因果(或必然)联系,但研究者表示,这为人们了解自己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试着多听几遍那首让你情感反应强烈的音乐,尝试理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再判断,音乐是在帮助你表达情绪还是在强化某种自毁/自救行为?


好啦,本期 weekly 就是这么多,希望你又得到了一些有用的心理学知识。

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
Giorgio Di Gessa, et al., The impact of shield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mental health: evidence from the 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2). DOI: 10.1192/bjp.2022.44
Samantha K Brooks, et al.,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quarantine and how to reduce it: rapid review of the evidence, The Lancet (2020). DOI: 10.1016/S0140-6736(20)30460-8
Smartphone-based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reveals mental health benefits of birdlife', Scientific Reports (2022). DOI: 10.1038/s41598-022-20207-6
Kirsten Berding et al, Feed your microbes to deal with stress: a psychobiotic diet impacts microbial stability and perceived stress in a healthy adult population, Molecular Psychiatry (2022). DOI: 10.1038/s41380-022-01817-y
Uemura M., et al., Obesity and mental health improvement following nutritional education focusing on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Japanese wome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Eur J Nutr(2019). DOI: 10.1007/s00394-018-1873-0
Ghosh TS, et al., Mediterranean diet intervention alters the gut microbiome in older people reducing frailty and improving health status: the NU-AGE 1-year dietary intervention across five European countries, Gut(2020). DOI:10.1136/gutjnl-2019-319654

作者:三三
编辑:江湖边
封面:Pinteres
 

 
入驻部门
ENTERING DEPARTMENT
校园管理部
校团委
招生就业处
财务处
© 2024 三亚学院学生中心Design By Taoyuan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办公地址:三亚学院书海馆一楼
  • 邮政编码:572000
  • 服务热线:0898-8838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