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我有个同事,这两年反复减肥失败。
她性格很好,相处起来没有攻击性,无论谁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她都会尽量满足。
但就在前几天,她再次经历减肥失败后,情绪终于崩溃了,找到我倾诉。
我才知道——原来,她把所有的攻击性都释放到了“吃”上面。
心情不好或者被别人伤害时,她总能忍住不发脾气,转而通过暴饮暴食来释放情绪:
专吃热量和糖分爆炸的食物,比如炸鸡、烧烤、蛋糕、奶茶;
吃东西的时候一顿狼吞虎咽,仿佛吃什么不重要,迅速吞下去就行;
经常吃到很撑才肯停下来,仿佛这样才能出气,安慰自己......
她在心情平静的时候,也会下定决心要控制饮食,但往往没过几天,又会因为委屈、愤怒等情绪忍不住吃回去。
这类人可能看上去脾气好、不计较、没什么烦恼,但夜深人静的时候,TA们却很自责、内耗,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不能勇敢地反击回去,捍卫自己的权利。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都是因为TA们不合时宜地隐藏了自己的攻击性。
弗洛伊德说过:
“如果一个人不能象征性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而未被释放的攻击性,大部分都会转化成无节制的食欲,通过咀嚼、撕咬食物等方式代偿。在这样的饮食习惯下,体重只会不断增长,情绪也并不会消失,如此循环往复,愈演愈烈。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而且不想继续恶性循环的话,就要尝试对外释放自己的攻击性,而不是向内攻击自己。
今天,壹心理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大家聊一个减肥的好方法:适度释放攻击性,或许能使人变瘦。
一.我们与食物的“关系”远比想象的复杂
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享受美食可以让人心情变好,提升能量。
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TA们与食物的关系更像是一场无休止的战争。
因为TA们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焦虑、压力大,都喜欢通过吃东西来缓解,有时候明明已经吃饱了,却还想再吃,直到撑得肠胃不舒服......
在心理学上,这种情况被称为“情绪性进食”——个体发展出来应对负面情绪的不良策略,是一种“饮食失调行为”。
当然,情绪化进食与积极情绪也有关,只是相较而言,负面情绪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大。
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在面对压力时,大脑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会造成我们瞳孔放大、心跳加快、新陈代谢加快等等。而压力,也会导致皮质醇(压力应激激素)上升,让我们更渴望高热量的食物。
食物的摄入,会激活大脑的另一种“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达到缓解情绪、平复心情的作用。
可若是我们长期通过摄入高热量食物来缓解压力,体重增长带来的一系列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心理上的失控感也会随之而来。
而这种失控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我们的自尊水平。
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找不到适合的释放方式,然后又开始通过报复性进食来缓解,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与这种选择“借吃消愁”的人相对的还有一种人,TA们将食物视作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摄入的热量越多,TA们就越焦虑。
TA们会为自己制定严格的减肥计划,细致到每天锻炼几小时,摄入多少热量,每天反复称重......在几近苛刻的自我控制中,逐渐失控。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被称为“情绪性厌食”。
情绪性进食和情绪性厌食都属于“进食障碍”。它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系列异常进食行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总称。
有情绪性厌食的人,往往会将自身的价值与体重、身材画上等号。
TA们内心难以接受真实的自己,又渴望被理解、被接纳,不想成为他人眼中的异类,在追求所谓“完美身材”的道路上逐渐迷失了自己。
其实进食障碍,不是突然出现的问题。
失控的进食行为只是一种障眼法,它背后隐藏着某些被我们忽视已久的创伤性事件。
有研究发现:童年时期遭受性侵害、情感虐待、身体虐待以及同伴忽视等都可能引发进食障碍。有患者在年龄较小时发病,也有人在成年后才表现出来。
有时,进食障碍也经常伴随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人在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后常常会出现当时情景的闪回现象,使人产生极大的痛苦与无助感。大量摄入食物其实是在逃离痛苦情绪,让焦虑得到短暂的缓解。
另外,很多经历过身体侵害或者有过被背叛经历的人,都会对身体产生羞耻感与愤怒感,产生毁坏身体的欲望。节食、引吐,都是在对那个充满厌恶感的身体进行变相的毁灭。
总之,人类与食物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若不想继续在错误的抗争中消磨自己,就要尝试对外释放攻击性,而不是对内进行“隐形攻击”。
二.释放攻击性才能重塑自己
今年爆火的电影《热辣滚烫》,一度被人认为是一部减肥电影,但其实这部电影的核心就是在教我们:对外释放攻击性,才能重塑自己。
30多岁还在啃老的杜乐莹,被亲妹妹鄙视、被表妹利用、被喜欢的人瞧不起。更夸张的是,被亲妹暴打,还要把自己名下的房子过户给她;为了洗刷闺蜜的“小三”身份,还要去她和前男友的婚礼现场当伴娘......
她忍下了所有的伤害,努力地迎合着所有人对她的要求,将所有的不甘化作了食欲。
但她的忍让换来的不是善待,而是体重的不断增长,别人变本加厉的背叛、嘲讽和伤害。
可这个时候,她想的依旧不是反击、不是发泄,而是选择将自我攻击升级到极致——自杀。
万幸的是,她家的楼层不算高,她多年忍让换来的脂肪最后一次保护了她。
从那之后,她下定决心开始练习拳击,想要为自己赢一次。
而“拳击”这种运动,成为了攻击性由内向外转移的重要载体。
它通过拳拳到肉的攻击,有效地宣泄愤怒和委屈,重新建立起真实自我与外界的连接。
杜乐莹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核心“发力点”——自己的喜恶偏好。
从“我有两个苹果,我会都给别人”到直白地表达“我不喜欢吃牛蛙,看我心情吧。”
她告别了过去的自己,找到了人生新的可能性,所以即便最后输掉了比赛,她也很开心。
但攻击性的转向,并不比减掉100斤容易。
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受到了质疑与阻拦,因为她身边的人已经习惯了用以前的方式对待她,所以哪怕她的改变是好的,TA们也会尽可能地阻止她,试图恢复到以往和她相处的秩序中。
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接受过往的伤害与悲痛,厘清自己的喜恶,并从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彻底和过去告别。
这一点无论是对于剧中的杜乐莹,还是剧外试图改变的我们都一样重要。
三.学习对外攻击建立新的秩序
精神分析学认为:攻击性不是掠夺和伤害他人,而是维护自己的边界,捍卫真实的自我。
一个人失去了攻击性,就是隐藏了真实的自己,也就很难与别人建立真正的深度关系。
如果你不想继续与食物“抗争”,不想被体重问题困扰,不想再被当作可以随意使唤的“老好人”,就要尝试合理地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1、建立新的情绪出口,正确认识自己
所有的情绪都需要一个出口,比起用食物代偿,我们还可以选择更加健康的方式。
例如运动、冥想、痛快地哭一场,或是找信任的人倾诉,在日记里写下来......只要是能让你的情绪有所舒缓,且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都可以尝试。
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试着问问自己:
哪些是我喜欢的?
哪些是我讨厌的?
哪些是我愿意接受的?
哪些是无论如何我都不愿意去做的?
只有清楚自己的喜恶,才能更好地“发力”,将攻击性释放出去。
2、勇敢说“不”,捍卫自己的权利
习惯了当“老好人”,的确是很难直白地拒绝别人的。
但再困难也要去尝试,因为这是对外释放攻击性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果暂时做不到当面和对方说“不”,也可以试着喊一下“暂停”。
不当面答应或回绝对方的请求,而是在事后编辑好一段委婉的话术发给对方,表明你的真实想法。
而这个拒绝的过程,也是帮助我们甄别朋友的过程。
真正在意你的人,并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拒绝而受到伤害,而那些因为你的一次拒绝就恼羞成怒的人,也不值得你继续交往。
3、做个“讨坏型人格”也挺好
与其像前期的杜乐莹一样,做个事事委屈自己的“讨好型人格”,不如尝试转变风格,成为“讨坏型人格”也挺好的。
哪怕只是给自己一天的时间,也要把自己的感受、需求放在第一位,坦然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并尝试与大众的预设解绑,努力地撕掉自己身上服从、懂事、亲和的标签,该说“不”就说“不”,该表达就表达,该攻击就攻击。
这一天结束之后再来做个复盘,记录下做“讨坏型人格”的一天,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或许你就会发现:有时候当别人眼中的“坏人”,要比做个“老好人”来得舒心自在。
四.写在最后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说:
“每个生命都宛如一个气泡,若想在这个世界上彰显存在,都要扩展气泡的大小。”
而所谓攻击性,就是气泡扩张的直接展现。
友善、温和、善解人意的前提,是保障自己的权益、捍卫自己的边界,而非将攻击性转向自己,一再退让。
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为自己赢一次。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纸醉葡萄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为你推荐:
弗洛伊德曾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